您现在的位置: 柳州市铁二中学 >> 教学科研 >> 科研论文 >> 正文
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的政治发微
作者:范汝楷 来源: 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:2008/12/2 16:12:35 点击数:8949

 

   

一、李白的政治诉求

天宝元年(公元742),唐玄宗召见李白,是年李白42岁。在文士与帝王、诗与政治之间,半生饱学的李白,深受玄宗赞赏,即被令供奉翰林,草拟文告,陪侍左右。皇恩如此浩荡,曾经的布衣一跃而为卿相的梦是如此的接近,李白能不踌躇满志?

李白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济世才能,也从不认为自己是“蓬蒿人”,他相信的只是“天生我才必有用”(《将进酒》)。

这不是李白的张狂,而是唐人的一种精神自信。

知遇之恩,当生死相报。但唐玄宗还是那位夙兴夜寐、宵衣旰食、励精图治的皇帝吗?开创“开元盛世”的唐玄宗还需要忠言直谏和辅弼大臣吗?李白是合适的人选吗?一厢情愿能否如愿以偿?

 如此艳遇,惊起无数艳羡。同僚仅仅是艳羡之态而无嫉恨之心?谁能拒绝政治磁场的诱惑而保持人性的真善美?

带着美好的政治想象进入权力中心,李白突然发现,在这场政治的博弈中,并没有自己的位置,自己不过是这个政治圈的一个局外人。

玄宗只是在宴请或郊游时,才命李白侍从,用诗人天才般的诗赋来粉饰太平盛世,以向后人夸示。金口玉言也好,政治承诺也吧,不过是一纸空文。

原来,唐玄宗欣赏的不是李白的什么治国大道,而是李白的文才,大唐气象需要盛唐之音来粉饰,李白只是盛唐之音上的一个最强音符。

如果说刚踏进政治的天朝时,李白还有一步登天的喜悦的话,那么随时间的流逝,他的政治抱负一点点地落空了,尽管有过苦闷彷徨忧郁、失望……,但李白并没有彻底绝望。凭着诗人特有的细腻敏感和对社会的感受心性,李白分明察觉到了国家潜在的危机,而现在的玄宗却像一个贪玩的孩子,被眼前的盛世繁荣一时蒙蔽了心智,只要这个孩子一醒悟过来,我李白还是有用得着的地方的。

但是,我们的诗人太审美化了,待吾尽节报名主,然后相携卧白云(《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》),把两只眼睛都放在玄宗的身上,忘记了自己身边的漩涡。当然,也许,具有诗人特质的政治新秀——李白根本就没有把这当回事。政治不是诗。我们可以把诗当作政治(不是意识形态),但李白不该把政治当作诗,把政治诗化。一个诗化的人,不管是否意识到,他都或多或少生活在绝望之中。作为一首诗的李白,也很快为他的诗化政治付出了代价。三年的政治的生涯,李白领教了几乎所有的政治权术,看到了朝廷的黑暗与险恶和官场上的倾轧排挤与趋炎附势,自己也在权贵们的不动声色地挤压下退到了政治的边缘。天宝三年(744年)三月,李白被迫向唐玄宗请求赐金放还,心知肚明的玄宗顺水推舟,接受了李白的辞呈。就这样,李白悻悻地离开了自己钟爱一生的政治。

政治的记忆是晦涩的,政治的打击是沉重的,但李白就是李白,不以名累人,仍旧豪迈、不羁、笑傲江湖,仍旧续写自由洒脱的漫游人生。天宝四年,李白由东鲁南游吴越,临行前写了这首瑰丽的政治隐喻诗,与友人作别。

 

二、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的政治发微

俗话说:文如其人。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对,李白的诗和李白本人很难说是谁像谁,但它们都源自同一个心性:自由、洒脱、超迈。本来不算高大壮丽险峻的天姥山,在李白的笔下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。这就是李白,这就是李白的诗。

诗言志” 、“诗以载道”是中国历代诗学的一个重要传统,“” 和“”是一个二而一的东西,都指向一个政治情怀,也就是说,在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政治巨人,本诗也不例外。在笔者看来,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也许根本就不是一首什么游仙诗,而是一首离别诗,一首带隐喻的政治离别诗。

梦游天姥山,是李白的一次精神想象,寻梦长安,是李白的一次政治的想象,而两次想象有着惊人的相似。天姥山会不会就是长安朝廷的变种?梦游天姥山历程没有折射出了李白寻梦长安的经过?在朝廷的几年里,李白作为一个御用文人,没有任何政治作为,这无异于政治梦游。

我欲因之梦吴越,一夜飞度镜湖月。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”,李白是心情是如此的急迫,甚至不亚于玄宗召见时情形。李白之所以能一夜之间来从齐鲁大地来到千里之外的吴越(包括剡溪,都是天姥山的变说),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,而是靠的是“”和“湖月的送”。李白之所以能一夜之间从一介书生跃为翰林,不是参加科举考出来的(李白也不屑于参加科考),而是靠友人的大力举荐。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半壁见海日,空中闻天鸡”,这表面上写的是登高望远,欣赏海天美景,实际上表达的是走上仕途的喜悦。青云梯仅仅是指通向山巅的山路吗?它不是仕途阶梯的隐喻?海日仅仅是海上的日出?

”之意象,在李白的诗篇里,除去那些纯写自然景观的诗句,还有一些是喻指“皇帝”的。如“南风一扫胡尘静,西入长安到日边”(《永王东巡歌十一首〈其十一〉》);“总为浮云蔽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”(《登金陵凤凰台》);“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”(《行路难三首〈其一〉》);“举动摇白日,指挥上青天”(《古风〈其四十六〉》)。这些都是含有政治意义的诗句,其中的“”就是喻指“皇帝”。由此可以推知,“半壁见海日”的“”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,也有喻指“皇帝唐玄宗”之意。(教师用书《世纪金榜》 第三册 延边大学出版社 64)

李白供职翰林,官职不大不小,悬在中间,但也可以了解到皇帝的一些政务和天机,正可谓是空中闻天鸡”。唐玄宗知道李白是一个天生的诗人,但也只能把这个“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(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的“酒中仙”当作诗人,因为他知道诗和政治是两码事。于是,李白就只能在政治的密林中“千岩万转”了。然而,林中多歧路,李白还在“迷花倚石”的时候,天就“忽已冥”了,自己的政治诉求还没有实现,权贵们就撒下黑色天网对自己下手了。至此,李白浑身战栗,不禁发出“熊咆龙吟殷岩泉,栗深林兮惊层巅”的惊恐之感。

尔虞我诈的政治排挤和争宠,弄得整个国家乌烟瘴气,各地的节度使拥兵自重,蠢蠢欲动,大唐盛世的危机开始在夜幕下蔓延,用李白的话来说,就是“云青青兮欲雨,水澹澹兮生烟”。如果朝廷还陶醉于眼前的繁荣,沉侵于声色之中,那么大唐终将“列缺霹雳,丘峦崩摧”。诗人的眼光是敏锐的,预感是强烈的,但朝廷仍旧一如既往,歌舞升平,用白居易的话来说就是: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承欢侍宴无闲暇,春从春游夜专夜(白居易《长恨歌》)。

每日每夜的歌舞宴会,君王没有时间去理朝政或无暇顾及,一心扑在侍宴上,宴毕后,就顺带携侍雍容华贵的贵妃在充满温暖迷香的芙蓉帐里共度春宵,连班也不上了。

“霓为衣兮风为马,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。虎鼓瑟兮鸾回车,仙之人兮列如麻”云之君”和“仙之人”“而来下”,“来下”到什么地方?是怎样“来下”的?“来下”做什么?“纷纷”是一种络绎不绝,“麻”是乱而多,一种贬义。李白居然用一个贬义词来形容仙人,是失误还是有意为之?李白在安史之乱描述北方叛军时也同样用了这个字“三川北虏乱如麻”(《永王东巡歌十一首〈其二〉》)按理来说,李白对神仙是比较神往的,自己也求过仙访过道,但李白为什么要用贬词来描述仙人盛会的情形?这不符合李白的一贯风格。仙界仙人聚会宴请不过是坊间俗人纵情声色的映射。“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”李白为什么如此突然震惊?是看到了什么还是感悟到了什么?我们不得而知,但李白自己肯定知道,只是没有说而已,不然就不会“长嗟”了。李白的“长嗟”又是在为谁叹息?根据语意,我们可以知道,仙人们来到的是天姥山,是为了“行乐”而来到天姥山的,就像权贵们挤入朝廷,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挤入朝廷的。在这场仙人盛会中,李白并没有加入其中,与仙人一起其乐融融,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俯瞰盛会的“麻”状,就像李白在朝三年,并没有真正融入政治核心圈,始终在政治的边缘徘徊。“麻”展示了一种丑态,一种权贵们的丑态,“长嗟”代表了李白的失望,一种对朝廷的失望。言外之意,国家有那么多的大事在等着你们去做,而你们却在这里行乐。

在“魂悸以魄动”的震惊下,李白从梦境中“惊起”,回到了现实,带着政治的失望,离开了长安。君去兮何时还”?李白心中没有底,没有回答,选择了沉默。君去”后的李白如何抚慰心灵的政治创伤?“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”。重返自然的李白,犹如振翅远游的自由翱翔宇宙间的大鹏,唱响了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的生命美学之歌。

 

三、李白的美学意蕴

李白是幸运的,他生活在能够空纳一切的大唐王朝;李白又是不幸的,玄宗欣赏李白的才华,却只肯用他来点缀太平。

  李白的幸与不幸,不知道是中国诗歌的幸运还是唐朝政治的幸运。中国历代的读书人往往具有“士”的价值取向,他们读书并不是纯粹为了做学问,而是为了治国、平天下这一终极目的。士为终极目的而读书,又在读书中强化这一目的。然而,士的终极目的能否实现并不取决他们的诗是否写的美,而是是否能遇到赏识自己的君。“不遇”情结是历代“士”的一个心结,孔子不遇、屈原不遇、贾谊不遇、陶渊明不遇……。李白只不过是又再在历史不遇名单上添加了一个的名字而已。

天姥山是美的,政治是险恶的,难怪李白要“骑鹿访名山”,这似乎暗示了李白隐晦地表达了自己“归隐”的态度,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李白新的信念展现。

  在“仕”“隐”之间,李白为兼济天下而潜心修道,学成后却发现无用武之地。既然不肯“折腰事权贵”,就只能选择诗歌人生,在痛苦的蜕变中,李白成就了他的伟大人格,也成就了他的诗魂气魄。对朝廷绝望之后,李白没有精神分裂,而是走向了一条适性得意的归隐之路,“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”,就像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一样,对朝廷挥一挥衣袖,作一次政治诀别。

 

 

首稿于200811

 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