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柳州市铁二中学 >> 教学科研 >> 科研论文 >> 正文
校园文学与古典诗歌的解读
作者:范汝楷 来源: 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:2010/4/30 16:14:26 点击数:9090

 

   

摘要:诗是文学的种子,各种文学几乎均由诗歌衍生。校园文学拾遗古典诗歌不仅是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、审美能力和探究应用能力,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,或许更要着重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潜在的文学家或文学批评者(家),只有这样,校园文学才不辱自己的使命,才会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学的发展。笔者重拾古典诗歌之余蓄,对诗歌的解读作一点赏析,以期繁荣我校的文学教学,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水平。

关键词:校园文学   古典诗歌    解读方式

 

校园文学是诗歌的最初摇篮,诗歌是童心的自然流露。华夏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,从《诗经》到《人间词话》,从屈原到王国维,无不流淌着诗血的灵魂,诗歌是古代中国文学的珠穆朗玛峰,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度。但在如今的贫乏时代,现代诗歌僭越古典诗歌,不再是一种追问精神,更不是一种生存方式,甚至连价值意义也不提供,它变成了一推无物之词。为召回诗之魂,重返古典之路,就成了校园文学绕不开的使命,因为:

《诗》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

有人主张,诗歌教学中应注重朗读,不必分析字意章节,理由是诗歌是音韵学,而且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出于何种原因和方法,试想,一首诗,你会读百遍吗?如果,你做不到,别人会做到吗?又有人说,书读百遍,是读多遍,百是一个约数,不是一个概数。但是多遍是多少遍?它会不会因人而异?如果是,那么,书读百遍,就是一个问题,因为,它以读者的心智和智识为基础,一个智识平平的读者会对一本书或一首诗读很多遍吗?再则,难道我们的语文教学仅仅是如教纲上所说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?难度所谓的语文素养就是不断地朗读?我们朗读了十几年的诗歌,素养并没有提高多少,而且我们更没有成为作家、诗人,反而是学工科医学出生的鲁迅成为文学家;沈从文小学毕业就坐上文坛第二把交椅(仅次于鲁迅,当然,各种排位略有不同);多情浪漫才子诗人徐志摩学的是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;有“诗歌王子”之称的海子,毕业于北大法律系……,不分析诗歌的字意章节就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学水平?如果一首诗歌,我们只会诵读,不能理解或没有兴趣来赏析它的内涵,遑论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学。只有深入到诗歌内部,才能更有效的激发我们解读、鉴赏诗歌的兴趣,毕竟兴趣是我们的启老师。泛泛而论,整齐划一的朗读不过是强装理解的表象。

 

校园文学的诗歌使命

校园文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文学的传承和延续在于未来之希望文学,而校园文学恰恰就是一种希望文学,它把目光投向未来学子,希冀未来文学之子,当担文学的使命。校园文学是一所学校的诗魂,没有文学的校园终究是一个四处游荡的无根之灵,贫乏而贫瘠,平庸而平淡。校园文学应有属于自己的目的和使命:

就其根本目的而言,是为文学的事业尽心,是为文学的繁荣尽力;从终极目标来说,是为未来的文学奠定基础,是为文学的未来添砖加瓦。……任何时候,都不能忘记这个最终目的;任何情况下,都必须进口这一终极目标

诗是文学的种子,各种文学几乎均由诗歌衍生,尤其是古典诗歌。续接古典诗歌,校园文学当仁不让,这是校园文学的使命。校园文学拾遗古典诗歌不仅是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、审美能力和探究应用能力,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,或许更要着重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潜在的文学家或文学批评者(家),只有这样,校园文学才不辱自己的使命,才会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学的发展。不然,校园文学就只是一个摆在校园文化和语文教学中的空心花瓶,未来文学就只能是一幅想象中乌托邦式的图画。为尝试或试图接近校园文学的使命,笔者不揣冒昧,重拾古典诗歌之余蓄,对诗歌的解读作一点赏析,以期繁荣我校之校园文学及教学。

 

    、古典诗歌的解读

1、分析诗歌题目

诗歌的题目多种多样,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题目,只要能给我们提供有效的价值信息,我们就要去尝试分析它。诗歌的标题与其他文体的标题不一样,它不仅是诗的眼睛,还决定了一首诗的写作方向和形式,甚至是中心主旨,如朱熹的《观书有感》:

观书有感

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工云影共徘徊。

问渠哪得清如许,唯有源头活水来

请问: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哲理?

从标题来看,观书有感,是谁观书有感顾名思义,朱熹在观书后,有一种感悟和表达的冲动,有感而发,于是写了这首诗。观书有感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,它是一种体会,感想,感悟。朱熹是在什么情况有这种感悟的?或者说通过什么中介才达到这种程度?观书。朱熹观书有感,这种具体指的是什么?或者说,通过观书,朱熹明白了什么道理?明白人不难看出,这个道理指的就是朱熹的,或者说就是本诗的哲理。从诗的内容来看,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到,但它又确实是一首哲理诗。这是怎么回事?朱熹在这首诗中想要表达的哲理与有没有关系?如果有一种内在关联的话,那么,它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?

在这里,通过对诗歌题目的分析,我们已经清楚地发现了一条推理线索:朱熹(人)→观书有感。 有什么?我们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一下。从诗的内容来看,前两句写方塘云影和形状,后两句写方塘清如许和原因。弄清了诗的内容,我们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分析,可得出另一条线索:方塘→活水→清如许。这两条结构线索有什么关系了?从逻辑上来看,第二条线索是第一条线索的内容,但第二条只是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,这种现象和我们要寻求的哲理有什么关系?方塘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人要到达某种境界和精神追求,或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德性,或要改变自我形象和提高自身素质,也需要源源不断地往自己的体内输入新鲜血液:知识,智慧和技能。这种血液就是生命活水,如何才能获得这种生命之液?唯有观书。这就是朱熹想表达的哲理。

 

2、把握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

并不是每首诗的标题都能给我们提供有效的价值思考,也并不是每首诗都有标题,浩瀚星空,无题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,如李商隐的《锦瑟》。从标题来看,锦瑟只是一种乐器,但这不是一首与音乐或乐器有关的诗作,《锦瑟》的诗旨深奥而晦涩,而锦瑟似乎与诗旨相去甚远。其实锦瑟也不能算是这首诗作的标题,它只是撷取诗的开头两字,严格意义上来说,《锦瑟》是一首无题诗。而有的诗作则直接是《无题》,如是这样,我们怎么办?

把握诗的背景和了解作者的经历。简单一点来说,就是了解一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就的,了解作者的才华、理想、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等,这些必要条件则构成了诗的写作背景,如陈子昂的《登幽州台歌》:

登幽州台歌
    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
        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

请问: 这首诗表现了或抒发了作者了怎样的情感?

如果我们还是从标题来分析诗意,那么,我们将不会有多大收获:是登上,攀登上;幽州台,诗人攀爬的一个地方或地名;,古典诗歌的一种文体。联起来就是:我们的诗人(陈子昂)登上了幽州台,写下了这首诗作。题意与诗人的情感相差十万八千里。要弄清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,首先得明白《登幽州台歌》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接近诗的本质。
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年),24岁中进士,后任右拾遗,为人刚正不阿,不畏迫害,敢于直谏。武则天当政时,屡次上书谏诤,反对任用酷吏,滥杀无辜,主张与民休息,但武皇后忙于称帝,她有自己的一套治国方略,致陈子昂两度下狱。第二次出狱后,陈子昂在武攸宜(武则天的侄子)幕府担任参谋,随军北上,讨伐契丹。但武攸宜为人轻率狂妄,又少军事谋略,导致先锋将军全军覆没,形势对唐军极其不利,在这种情况下,陈子昂主动向武帅请缨,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,武不允。再请,复不允。武帅不但没有答应陈子昂的请求,反而降了他职。诗人想不通啊(诗人想不通的事情多了,前面上书武后,本想与君分忧,却无辜下狱;现在毛遂自荐,本想杀敌报国,却无故遭贬,枉有一身才华),于是登上幽州台,放眼历史,极目宇宙,写下了本首诗。
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来者指的是谁?从背景上来看,应该指的政治上贤君明主。遥想当年,燕昭王在这里筑台纳贤,招纳天下有才有士之贤人,羡煞陈子昂,而现在呢?向看,古人已归入历史长河,不见了;向看,来者不见来,老天独自把我陈子昂一人留在这荒芜人烟的塞北边疆苦等。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是什么意思?言外之意,陈子昂把自己比作乐毅、田光之类的贤者能人,他们曾经在这受到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燕昭王和太子的重用,而现在自己却无故被降职,不被重用,空向朔风悲叹,这是什么世道啊?陈子昂如是说,无异于等于说,当今皇上不是贤君明主。这不是毁谤皇帝吗?政治嗅觉敏锐的武皇后不会识破这种诗的政治讽喻?后来,陈子昂辞官回乡,因这首诗的影射关系,为武氏所不容,被陷害下狱,在狱中忧愤而死,时年四十二岁,当然,这是后话了。

登高怀古,望远抒情,历来是古典诗歌的传统。既然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那么,他处在一种什么境遇之中?从历史时间的横抽来看,陈子昂站在中间,前后都无人;从天地宇宙的纵轴来看,陈子昂也站在中间,脚踏大地,头顶天。横轴和纵轴的交叉点,就是陈子昂的生存境遇。怀古是当下境遇情感的另一种表达,是为抒情服务的。陈子昂想抒发什么情感了?既然无法从历史时间中得到慰藉,那就向宇宙追问意义吧,像屈原一样天问,但陈子昂并没有这样做,他对王道(武则天的政制)还没有感到绝望,自己不过是怀才不遇而已,况且陈子昂还知道天道天地宇宙)的道义:虽然人存在于天地之间,但天道不会回应任何人的诉求,它只向人展示它的无限。于是陈子昂不再天问,而是直面天道本身——念天地之悠悠。陈子昂能超脱自己的历史使命?念天地之悠悠不过是念人生之短暂的反衬,正因为人生短促,所以建功立业要及时趁早,但此刻的陈子昂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吗?武后的专制,无帅的专横,自己一贬再贬,每念及此,陈子昂无不在一个无人的地方独怆然而涕下。在这里,陈子昂不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,报国无门,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孤苦无告的孤独者,这种孤独者的美学形象,陈子昂可能是第一人。

 

3、探寻诗歌意象和意蕴

    如果我们要鉴赏的是一首无题诗,而我们又偏偏对诗人很陌生,更不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。几千年的华夏文明,神州大地的古典诗作和古典诗人宛如繁星,是他们点亮了灿烂的历史星空,我们后学不可能穷尽每个诗人或每首诗的背景。这时,我们应该怎么办?直接面对诗,探寻诗的意象。通过意象,我们先读懂它,然后抓住意蕴,直达意境的深处,再鉴赏它。

意象,一个被无数教师滥用而又不知其意的词语,很多教师一说到诗歌,就激情高谈意象和意境,好像只有讲意象,才能显示自己的水平;也好像是我(教师)已经讲到了诗歌意象,你们(学生)就应该理解这首诗(意境),这种典型的唯意象论在诗歌鉴赏中屡见不鲜。意象本身没有问题,它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,但我们有没有考虑这样一些问题:什么是意象?每首诗,都有意象吗?这把意象钥匙是万能的吗?它能开启任何一扇诗歌大门?或者说,任何一首诗歌都有一扇门而不会是密不透风铁屋子?如果我们的意象钥匙,面对的不是一扇门,而是这样一间铁屋子,我们怎么办?

我并不反对诗歌的意象教学,但我们首先得明白:什么是意象?如果我们连意象都不知道,却又在诗歌鉴赏中大谈意象教学,这难道不是一种教学反讽?只是在我们的教学中,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觉地把意象当作景物(物象),寻找意象就是寻找景物。如果意象是景物的话,那么,意象就不该叫意象了,它应该直接叫景物。但意象确实又叫意象,这就意味着意象和景物是有区别的,这二者有什么区别了?

其实,景象也不等于物象,物象的范围比景象的范围大的多。意象(意境)属于哲学美学范畴,而景物是文学范畴(确切地说,是语文范畴)。物象不一定是意象,但意象首先是一个物象(更是一个景象),而且这个物象还要包含一种众所周知的象征意义和内涵(不是私人情感),这种象征意义不是情感,情感与景物相关,与意义无涉。简单地说,意象就是物象和意义的统一,二者缺一不可。

既然意象首先须是一个物象景象,这意味着二者间有着丝连的关系,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景象都是意象。什么景物才算是意象?有哪些常见的意象?

梅兰竹菊松柏,不做媚世媚俗之态,千百年来一直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,为世人所钟爱,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。梅:傲然不群,迎雪怒放,苍劲挺秀,宁折不弯,意蕴人的意志;兰:高雅脱俗,风姿素雅,花容端庄,幽香清远,意蕴人的高尚;竹:虚怀有节,挺拔秀丽,岁寒不凋,意蕴人的气节;菊:清新淡泊,与世无争,是隐者;松:傲骨峥嵘,彰显英雄气魄;柏:庄重肃穆,四季长青,是长寿的象征。

予谓菊,花之隐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;莲,花之君子者也。(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
“折桂”象征荣耀。据神话传说,月亮中有一桂花树。过去称应试及条为“蟾宫折桂”,比喻十分荣耀。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“桂冠”,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。
   
“桃李”代表门生。人们常以“桃李满园”、“桃李满天下”来比喻某人的门生众多。
    
“桃”象征长寿。给老人祝寿用的便是寿桃。

“桑梓”代故乡。《诗经·小雅》: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,对它要表示尊敬。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。
   
“柳树”表示留恋。柳与留谐音,因而古时送别友人,常折柳枝相赠,以示留恋之情。
    
“杏”象征幸福。因为杏与“幸”谐音,表示“有幸”,杏与花瓶表示“祝您高中”,同时因为杏花非常美丽,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;杏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,俗语常说“柳叶眉,杏仁眼。”
    
鸿雁”比游子思乡怀亲之情,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。

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(李白《静夜思》)。

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,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,点点滴滴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《声声慢》)。

杜鹃是凄凉、哀伤的象征,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”(李商隐《锦瑟》)。

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,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(永柳《雨霖淋》)。

既然意象在诗歌鉴赏中具有解读功能,那么,意象如何解诗之迷?我们以陶渊明二十首《饮酒》诗中的第五首为例:

饮酒(其五)
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
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己忘言。

也许我们会被陶渊明的文学才华所倾倒,也许也会为他的遭际而不平,但在那个时代,陶渊明是一个并不入流的乡村诗人,代表的是一种平民风格和语言,自然而朴素。而当时的文坛大红人,配得上经典作家称号的,只能是王谢家族的子孙:谢灵运和王羲之,他们代表的是一种贵族风格和生活,艳丽而庄严。魏晋时代,家族血脉、门第观念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荣耀,代代相传,深入血液,家族的重要性,高于个体的生命斗转星移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昨天的名家已经被今天的平民诗人远远抛在身后。陶渊明之所以能走到今天,有这样的地位和荣耀,不仅是因为他那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!《晋书·陶潜传》”的骨气,更在于他为中国的士大夫们提供了一条精神出路,一种生活范式,不再自沉。

陶渊明代表了一种什么生活范式?

陶渊明主动辞官归隐,是文坛一大佳话,历来为文人所乐道。但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隐?他年轻的时候,“猛志逸四海,骞翮思远翥”(《杂诗》其五),不是有刑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。同物既无虑,化去不复悔。”(《读山海经》其十)的远大志向吗?即使是“同物”“化去”,陶渊明也“无虑”“不复悔”,难道他就怕为五斗米折腰”?再说,如果陶渊明有五十斗或五百斗的米,他会“折腰”吗?因此,从“骨气说”来看陶渊明辞官归隐恐怕不得要领。但陶潜却这样做了,而且义无反顾,连头也不回一下,甚至还把这段为官的政治经历狠狠的嘲讽了一遍: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?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《归去来兮辞》

陶渊明为什么对政治耿耿于怀?是为了曾经的“猛志”却误入“迷途”的悔恨?对中国的士大夫来说,政治从来就是一个实现人的价值和理想的舞台一旦离开了这个舞台,自己就像是一个没有人认养的野孩子,一无是处。但是,就是这个政治舞台在陶渊明的眼里却是一个“樊笼”,以至于陶渊明一生都在想如何走出“樊笼”返回“自然”。问题是,陶渊明为什么要走出“樊笼”?他到底在“樊笼”里看到了什么?政治的残酷和历史王道的混乱。

当陶渊明转身,开始第二次生活范式的启航,便把目光投向了自然诗意道路上的生命之花,把家安在花的世界中,即使是茅草屋,陶渊明也住的“逍遥”,“心远”“而无车马喧”,花菊、诗和美酒走进了陶渊明的生命中,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这种“无我之境”(王国维语)成就一代隐士之风范。至于陶渊明是不是隐逸诗人,有学者提出了异议,要还诗人以本相“南山”是陶渊明归隐后,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,如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”《归园田居》其三),“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”《归园田居》其一),如果一个词语不断在诗人的笔下出现,我们就要认真对待了。从诗歌的内容来看,“南山”是一个地名,但为什么诗人如此偏爱一个地名了?难道他有“南山情结”?南山历来就是隐者的隐居之地,西汉的四位贤者就曾隐居南山,连开国皇帝刘邦亲自来请他们出山辅政,算给足他们面子了,但他们鄙视刘邦的为人和性格,看都没有看流氓皇帝一眼。难道陶渊明就没有模仿先辈鄙视历史混乱王道之意?在政治与诗歌之间,陶渊明选择了诗意适性人生。

在这条适性得意的人生路上,陶渊明结庐在人境”,不仅悠然见南山”,而且还目送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”,并在“还”的过程中感受了此中有真意”。“还”所指向的不仅是飞鸟,也指诗人肉身的返回“自然”。诗人在回归中找到了“真意”,至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“真意”,内涵是什么?如果我们这样追问的话,陶渊明诡吊的很,和我们打起哑谜来:欲辨己忘言”。意思是说,你想从我口中套出我对“真意”理解的秘密,想都不要想,你自己去想吧。

陶渊明有“真意”秘密?为什么又要欲言又止?

这个“真意”是什么秘密?它来自何处?陶渊明为什么不敢直接说出来了?

 

归园田居(其一)

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

误落尘网中,一去三十年。

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

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
方宅十余亩,草屋八九间。

榆柳荫后檐,桃李罗堂前。
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

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巅。
户庭无尘杂,虚室有余闲。

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

    返回自然后的陶潜如鱼得水,开一块荒地,种几亩地,修八九间草屋,栽几株树,养几只鸡,喝几盅小酒,写几首山村田园诗,在南村和几个同道中的素心人交流一下诗篇和心得,煞是逍遥快活。

陶渊明在辞官返回“自然”之后才找到“真意”,“自然”“真意”有什么关联?天然的自生自灭的大自然真的有“真意”?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从《饮酒》和《归园田居》这两首诗来看,陶渊明在自然中悠然悠哉,如同庄子逍遥于江湖之中。陶渊明和庄子有何关系?陶渊明和庄子的时代,都是一个价值混乱颠倒的专制时代,在专制话语时代,庄子用寓言写作,才避免了被绞杀的命运,现在陶渊明跟我们打哑谜,这有什么奇怪?但问题是,在一个由花、草、树、木、石、山、丘、溪、月、夜所组成的清闲寂静的石头世界里,曾经那种外在“猛志”“热心”,现在内在“余闲”“凉心”,陶渊明居然能在世界之夜中安然入睡,是不是诗人搞错了?即使是诗人搞错了,我们还是没能给“自然”“真意”有何关系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。看来,这不是诗人,而是我们弄错了。我们错在什么地方?对“自然”的理解上。在我们一般人的眼中,自然就是一个野外的大自然,远离喧嚣与尘世,一派田园风光,是一个名词。但凭陶渊明的智慧,诗人不可能和我们一般见识,“自然”恐怕也不会这样简单,要不陶渊明怎么会成为诗人,而我们却是庸人一个了?在诗人笔下,“自然”有另一种含义,它是一个形容词,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存状态,是人的终极生存样式,如《老子》说的那样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自然,本然而然,自然而然,自在而在,自由而行。陶渊明返回“自然”,不仅是返回自然,更是诗人自身精神本性的回归,是信念的回归,这种回归,是一种“独于天地精神往来”(庄子),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(嵇康),是对儒家信念的摈弃和拒斥。在两晋时代,陶渊明敢公然挑明自己的老庄立场吗?想想嵇康的命运,我们就明白了陶渊明那个欲辨己忘言的哑谜了

在这里,庄子的余响得到了回应,陶渊明深得庄子真传,与庄子,莫逆于心,相视而笑《庄子·大宗师》)

 

4、寻找情趣词语

中国诗人的古典诗歌与外国的不一样,借用海子的话来说,中国诗人写诗,总有一种情趣在里面。这种情趣不外乎是,爱恨情思,哀痛感伤,离愁别绪。爱国爱家爱人、爱己,情种情缘情意、情思、情恨、情怨、情分情离情别,哀天、哀地、哀天下、哀苍生、哀国运,哀时运、哀君、哀道,离别、离散、离家、离乡、离国、离愁、离殇,愁绪、愁烦、愁苦、愁闷、愁容、愁虑、愁楚、愁眉、愁云,屈原、贾谊、陶渊明、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李商隐、柳宗元、李煜、柳永、苏轼、辛弃疾、秦观、晏几道、姜夔、李清照、纳兰性德……,哪个诗人没有表现过这种情趣?历代不乏这样的诗坛词坛圣手。当然,古典诗歌也有与此相反的一面,如具有政治隐喻的部分《诗经》中的诗及庄禅的超脱精神的嵇康、阮籍等诗人诗句,但毕竟不是主流,终归是少数派,是异端。既然古典诗歌有一种情趣,那么,在解读鉴赏的过程中,我们不凡从情趣的角度来尝试一下:

虞美人
         (南唐)李煜
  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  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 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生于斯,死于斯,这句话用在李煜的身上再贴切不过。七夕,一个让无数恋人都黯然失色的夜晚,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(秦少游),七仙女,董永,这份天上人间的爱情,是人间的绝唱。生于七夕之夜的李煜,也必注定与绝唱相缘。生于宫中,长于妇人之手,让李煜多了一份婉约的细腻和清秀,不是长子,渴望诗情般的娇柔生活,天性如此(生诗人),却阴错阳差地被推向政治的风口浪尖,成为南唐后主。李煜,一个帝王诗人,一个放错地方的诗人,或者说一个投错娘胎的帝王,本像天蓬元帅一样下凡投人,没想投错了地方,成了猪八戒。这下可真为难李煜了。历史上写诗的帝王倒是不少,但能使诗人灵魂附体的,确是少的可怜,乾隆皇帝写了万余首诗,也没有一个人说他是诗人,倒是在李煜之前的曹操和之后的毛泽东,集君王、政治家、军事家和诗人于一身,在这三人中,李煜最不具帝王气,政治才华和军事谋略,更是在两人之下,几乎为零,但却最具诗人气质,艺术成就也最高,无怪乎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对李后主如此赞许有佳: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,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

李煜不仅词写的漂亮,人也长的龙章凤质,温文尔雅,清秀高猛,英气逼人,是无数金陵少女的梦中情人,只要在金陵街上走一遭,少女们就会蜂拥而至,前堵后追,其疯狂态势不亚于今天的追星场面。作为一个填词圣手,花前月下,天高气爽,男欢女爱,一幅诗情气象,引无数宫女和妓女吟唱,比今天所谓的词作家还卖唱,再加一个帝王身份,倾人无数。
      
时势弄人,偏安江南风情的南唐,仅过了三代,就被彪悍的北宋王朝攻破,作为李唐王朝的后人,南唐前主,中主一直想恢复盛唐气象而兢兢业业,但后主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,放弃了政治生命,走向了艺术人生之路,不知这是家族使命的悲哀还是文学诗词的幸运。这不是李煜的错,也不是赵氏家族的错。
     
金陵城墙被攻破后,十几船的追随者和崇拜者自愿跟李煜到开封做俘虏过囚徒生活,为的是聆听诗人的词音。有文化基因的宋太祖对李煜也多有尊敬,赐封违命侯,没事的时候,自己也哼两句诗人的词。接班后的弟弟宋太宗就不一样了,大老粗一个,最恨那些在自己面前摆弄文墨的人,尤其是像李煜这样的才情色相俱佳的人。恨的反面是羡慕,宋太宗恨李煜恨得要死,羡慕李煜羡慕得流口水。羡慕李煜什么?羡慕李煜身边美女如云,深得女人心,别的不用多说多举,小周后一人就够了。小周后虽谈不上是蕙质兰心,那也是江南风韵,国色天香,女人中的一绝。这样一个极品尤物,宋太宗早已暗潮涌动,口水直往心里倒流。为显示皇恩浩荡,皇帝频频召见小周后,短则几个小时,多则几天。每次从宫里回到自己的住地,小周后总是在姐夫兼老公面前哭哭滴滴,李煜也是看在眼里,痛在心上,没有办法,无能为力。
     
七夕之夜,出生之时,秋月之华,花好,月圆,风和,气香,楼小等温柔美景不断冲击着诗人的记忆神经,往事在脑海中不断浮现,现实不堪之境,反差之下虞美人,喷涌而出,快感兼着愁思。孰料想,虞美人竟成了诗人的谶语,被宋太宗赐酒赐死,遂成李后主的绝命词和绝唱。宋太宗为何要赐死违命侯?是为独霸小周后,抑或其他?还是宋太祖从这首美人词中看出来了什么玄机?)

从诗的情趣来看,本诗的情趣无疑是字,诗人”的对象是什么?为什么而愁?或者说愁什么?如果借用本诗来回答的话,诗人的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,“的是江山易主,朱颜改”。诗人的”,愁到什么程度了?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愁如一江春水,这个比喻,恐怕只有李煜才会使用,江水满溢整个河床,无孔不入,而且后浪推前浪,奔流不息,绵绵不绝,整个句子形象而生动,委婉而含蓄,贴切而诗意,就像那首经典老歌所唱的那样:你问我爱你有多深,月亮代表我的心。即使是“”,李煜也不愿意把它留在北宋的异地他乡,也要让它随江水东流,流入南唐故国。至于诗人”的对象,无疑是故国明月”,月是思乡的代名词,乡就一个家,对帝王诗人来说,国就是家,家就是国,诗人的是国家(古代是家天下)。的另一半是”。“小楼昨夜又东风”,这让诗人思绪万千,彷佛又回到了以前那春花秋月往事中,与其说是诗人在这里愁国”,不如说是诗人在回忆中思国”,诗人因思而愁,因愁而思,愁思互为表里。诗人的思国也引起了大宋皇帝的思国”,因为李煜的不是一般诗人的“”,是一件诗歌美学意义上的事情,而是政治行动的暗示和隐喻,大宋皇帝看到后主有如此心意,怎能养虎为患?何况,宋太宗不是司马昭,李煜也不是阿斗(乐不思蜀)。当然,这只是从美学意义上来欣赏李煜的死因,不是历史学。

 

 

、结语

古典诗歌的解读与鉴赏,方法多种多样,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,不可足一而论,就好像有人喜爱古典诗歌,有人欣赏现代小说;有人偏爱中国散文,有人看重西方戏剧一样。古典诗歌是通向先人心路历程的一个路标,顺着这个路标,我们可以到达他们思想的殿堂。诗是校园文学的路标,那么,什么是诗的路标?本文虽提作了尝试,但也不是没有可商榷之处,此外,古典诗歌中的某个字词的注解,有时也是一个路标,不要认为诗的注解可有可无,有时,注解甚至可以决定一首诗的走向和主旨。

诗歌,是这个世界之夜中的熹微晨光,虽不万丈光芒,但始终给在半夜行走的人以一种慰藉,给在黑夜中追寻隐匿踪迹的人以一种希望。诗是校园文学的一种表达,虽不是唯一,但也是最重要的,因为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离不开诗。今天,你我不再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,谁之过?世界(文学界?)何曾这样贫乏?拯救在罪恶中降临,诗在贫乏中诞生,哪里有贫乏,哪里就有诗,哪里就有校园文学。

 

参考资料:

《论语·阳货第十七》  岳麓书社  20067月第一版

《论校园文学》彭小明王世龙等著 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5月第一版

《品中国文人》1卷 刘小川  上海文艺出版社  20085月第一版

④《人间词话》王国维  江苏文艺出版社   20074月第一版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首稿于20091

2010425第三次修补

 

 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